详细内容

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PAP呼吸机手动压力滴定临床指南

时间:2019-08-07   作者:北京思力普睡眠研究所  【原创】   


气道正压通气(PAP呼吸机)装置用于治疗睡眠呼吸障碍(SRBD)患者,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(OSA)。在患者被诊断患有OSA后,当前的实践标准涉及进行有人值守的多导睡眠监测(PSG),在整个记录期间调整气道正压以确定维持上呼吸道通畅的最佳压力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(CPAP呼吸机)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(BPAP呼吸机)代表两种形式的PAP呼吸机,在PSG期间手动滴定以确定随后在夜间使用的CPAP呼吸机单一固定压力或BPAP呼吸机在吸气和呼气相的两个固定气道正压(分别为IPAP和EPAP)。美国睡眠医学会的PAP呼吸机滴定特别工作组审查了现有的文献。根据这项审查,工作组制定了这些临床建议,用于进行CPAP呼吸机和BPAP呼吸机滴定。主要建议如下:


(1)所有潜在的PAP呼吸机滴定候选人应在滴定前接受适当的PAP呼吸机教育、动手演示、周到的面罩试戴和预先滴定适应。 

(2)CPAP呼吸机压力(BPAP呼吸机患者的IPAP和/或EPAP)应增加或达到建议的最大CPAP呼吸机压力(BPAP呼吸机患者的IPAP),直至消除以下阻塞性呼吸事件(无特定顺序):呼吸暂停、低通气、呼吸努力相关觉醒(RERA)和打鼾。 

(3)对于儿童和成人患者,建议最小起始CPAP呼吸机压力应为4 cm H2 O,对于BPAP呼吸机适应的儿科和成人患者,推荐的最小起始IPAP和EPAP应分别为8 cm H2 O和4 cm H2 O。

(4)患者<12岁,建议最大CPAP呼吸机压力应为15 cm H2 O(如果使用BPAP呼吸机,建议最大IPAP为20 cm H2 O);患者≥12岁,建议最大CPAP呼吸机压力应为20 cm H2 O(如果使用BPAP呼吸机,推荐最大IPAP为30 cm H2 O)。 

(5)建议的IPAP-EPAP的最小压差为4 cm H2 O,推荐的最大IPAP-EPAP压差为10 cm H2 O

(6)CPAP呼吸机压力(BPAP呼吸机患者的IPAP和/或EPAP,视呼吸事件类型而定)增加时间间隔应不小于5 min,每次至少增加1 cm H2 O,目的是消除阻塞性呼吸事件。 

(7)如果患者<12岁,观察到1次以上阻塞性呼吸暂停可以增加压力;如果患者≥ 12岁,观察到2次以上阻塞性呼吸暂停可以增加压力。增加压力可从任何CPAP呼吸机压力(或IPAP)水平开始增加。 


(8)对于<12岁的患者,观察到1次以上低通气可以增加压力;对于≥12岁的患者,观察到3次以上低通气可以增加压力,增加压力可从任何CPAP呼吸机压力(或IPAP)水平开始增加。 

(9)对于<12岁的患者,观察到3次以上呼吸努力相关觉醒(RERA)可以增加压力,或者对于≥12岁的患者,观察到5次以上呼吸努力相关觉醒(RERA)可以增加压力,增加压力可从任何CPAP呼吸机压力(或IPAP)水平开始增加。

(10)对于<12岁的患者,观察到1分钟以上的大声或明确的打鼾可以增加压力;或者对于≥12岁的患者,观察到3分钟以上的大声或明确的打鼾可以增加压力,增加压力可从任何CPAP呼吸机压力(或IPAP)水平开始增加。 

(11)分夜CPAP呼吸机或BPAP呼吸机滴定研究的滴定算法应与整夜的CPAP呼吸机或BPAP呼吸机滴定研究相同。 

(12)如果患者对CPAP呼吸机的高压不舒服或不耐受,可以对患者进行BPAP呼吸机试验。 如果在滴定研究期间CPAP呼吸机压力在15cm H2O时仍持续存在阻塞性呼吸事件,则患者可以转换BPAP呼吸机试验。

(13)滴定研究后选择供患者使用的CPAP呼吸机或BPAP呼吸机压力应体现出对患者阻塞性呼吸的控制:在选定的压力下,呼吸紊乱指数(RDI)优选应<每小时5次,最低海平面的SpO2高于90%, 以及可接受的漏气参数。

(14)最佳的滴定:可使RDI <5至少持续15分钟,并且应包括在仰卧REM睡眠时,在选定压力下睡眠不会持续被自发微醒觉或觉醒事件中断。 

(15)良好的滴定:可使RDI降低≤10或如果基线RDI <15,可使RDI降低50%。并且应包括在仰卧REM睡眠时,在选定压力下睡眠不会持续被自发微醒觉或觉醒事件中断。

(16)适当的滴定:不会使RDI降低到≤10,但会使RDI从基线水平降低75%(特别是在严重的OSA患者中),或者在选定的压力下,除了仰卧REM睡眠没有出现时都能满足最佳或良好的滴定分级标准。

(17)不可接受的滴定:是指不符合上述任何一种等级的滴定。 

(18)如果初始滴定未达到最佳或良好等级,则应考虑重复PAP呼吸机滴定研究,如果是分夜PSG研究,滴定持续时间应> 3小时。


(叶妮摘自J Clin Sleep Med  2008;4(2):157-171.)